第14期:《济职学院文汇》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期建设总结


   期次:第14期      查看:101   




  一、工作进展及措施

2017年6月,我院以第五名的成绩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优质校项目评审,成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7月初完成了优质校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并上报教育厅,8月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召开了创建全国优质高职院校专题会议,并进行了热烈讨论,9月成立了创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项目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办公室,10月份学院召开国家级优质校创建工作推进会,全院上下积极投身创建工作。
  学院多次召开不同形式的启动会、推进会、论证会、讨论会、汇报会,确定项目承接部门和项目实施要求,制定各项目的工作台账,并建立了工作组周例会和月报告制度。各项目积极联系外出考察学习,共计安排16批72人次,考察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7所院校,邀请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居礼教授和淄博职业学院副院长曾照香教授到学校做了为期两天半的关于优质校建设和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专题报告,安排33名干部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挂职锻炼。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明确目标,拓展思路。
  学院进一步明确了“13579”的建设思路与目标(坚持一个统领、打造三个特色、提升五种能力、实施七大工程、实现九个领先)。印发《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指南》《创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资料》《高等职业院校内部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等学习资料与13期《创建工作简报》。编印《科研制度汇编》、《学生工作制度汇编》。向教育部上报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2018),并到北京参加2018年质量年度报告合规性审查工作。截止目前,各项目按照工作台账的建设内容和时间进度有序推进。
二、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建设成效

2018年的工作台账是以季度为时间节点制定的,截止目前,第一、二季度的任务均已完成,第三季度的任务正在按照台账有序推进。
各专业群组织企业岗位调研分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完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建在建校内实训室30个,新增23家校外实习基地;立项建设3部省级立体化教材,立项建设18门院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2门院级课改课程,1门省级教学资源库;新增17名外聘兼职教师,引进护理系专业带头人1人;于钟华大师工作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书法讲座培训200人,卢仝煎茶技艺大师工作室和药学大师工作室进展顺利;积极申请立项各级各类课题97项,面对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及社区教育人数累计达6353人次,开展技术服务12项。在2017年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共派出145名师生参加省赛29个项目,获得各类奖项37项,其中一等奖5项(团体4项,个人1项),二等奖15项(团体11项,个人4项),三等奖16项(团体10项,个人6项),优秀奖1项(团体1项)。参加国赛的团队取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中冶金化工系和电气工程系组队参加的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赛项斩获团体一等奖,实现了我院自参加国赛以来一等奖零的突破。
出台科研制度8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结项共计110项,其中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4项,市校级项目106项;科研成果获奖70项;立项建设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获得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完成了于钟华书法大师工作室建设,卢仝煎茶技艺大师工作室、药学大师工作室建设进展顺利。成人教育中心各类技能培训共计8998人次,社区大学培训4800人次。
建设省级教学团队1个,院级教学团队5个;培养骨干教师74人,优秀青年教师45人,“双师”教师181人;引进硕士研究生23人(护理系专业带头人1名,硕士22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235名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外聘兼职教师153人;组织开展了564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网上培训工作。外出培训人数达到384人次,其中出国出境培训及交流学习21人,到兄弟院校挂职锻炼33人次。2018年6月底正式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
实训中心、督导室与河南省风速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推进诊改系统的实施工作。完成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组织架构、班级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安排的数据集成;完成学校企业号的智慧课堂集成及基础数据导入。智慧课堂已在全院试运行,已发现问题并形成学校的推广方案。收集了学校人才状态培养库数据,诊改系统中的学校画像中已完成了人才状态培养库数据的录入。
与日本朝日国际学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台湾台中教育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选派2位老师、20名学生赴台湾研修学习;选派1名老师赴德国培训学习;1名教师赴韩国进行为期1年的研修交流活动;组织三个代表团分别赴台湾、美国、加拿大、瑞士、法国进行职业教育交流学习,接待国(境)外来访6批次,邀请境外教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3人次。
面向全院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渗透创新能力,引进《创新思维开发与落地》等5门尔雅、高校邦等优质网络课程,健全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孵化创业项目500多个。涌现出卢雪萍、张喜平、王可玲等一大批创业成功人士。2017年“可玲剪纸”荣获中国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铜奖。大学生创业园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人社厅评为“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新愚公众创空间被济源市评为市级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还荣获河南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培育项目。2018年5月,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高职院校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会议,陈学军院长作典型经验发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河南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突显愚公移山精神、工匠精神、学院精神,加快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已完成大学生砺志创业园、校史馆、王怀让文学艺术馆、愚公移山精神文化研究中心、师生创新创业中心、新愚公众创空间等建设。开展愚公移山精神学术交流活动1次,发表相关论文10篇,推荐1名河南省青年理论骨干教师,2名济源市理论宣讲专家,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20余场。“道德讲堂”“济职讲堂”“济图讲堂”“人文讲堂”“黛芝书社”举办讲座30余期。汇编了《职业教育制度文件》,设置“大国工匠”宣传栏,利用政治学习、微信客户端宣传弘扬工匠精神。建立了朗读、合唱等19个教职工文体俱乐部,开展教职工文化活动30余次,着力打造“科技文化艺术节”“周末小舞台”等六大学生工作品牌,依托各专业或教研室学生组织建设文化社团19个和科技类社团18个,开展各类社团活动300余次。
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常抓不懈,学院第十七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圆满结束,“新愚公素养之星”评选活动稳步推进,持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推进社团拓展平台建设,提升社团质量,扶持培育了街舞社团、朗诵艺术团、健美操协会、红丝带协会、心理协会等优秀品牌社团6个。加强学术研究,2018年共立项院级以上思政教育、素养教育研究项目10余项。建设了2个国防教育基地,建设了愚公精神展览馆、留庄民兵营纪念馆等5个德育教育基地,在济源晨报、特殊学校、儿童福利院等建立10个社会实践基地。在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讨会上,我院以“构建立体化综合素养教育体系培养新时代新愚公”为题,从综合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六大支撑平台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三个方面介绍了我院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受到与会领导、兄弟院校同仁的高度评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推进缓慢,效率较低。部分项目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推进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严重阻碍优质校建设步伐。希望学院能够重视各项目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研究给予解决。各项目也要主动克服困难,出主意想办法,加快项目推进速度,提高建设效率,准备进入最后的优质校建设冲刺阶段。
2.建设资金使用情况滞后。目前仍有些项目,预算资金使用率较低。希望各项目合理谋划,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资金的使用。
3.缺乏特色的总结凝练,标志性成果不足。大多数项目仍将主要精力放在日常工作上,虽形成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但数量不足,层次不高,不足以支撑优质校建设成果。且各项目缺乏有高度的总结凝练。希望各项目能够在完成台账任务的同时,自我拔高目标,尽力提高标志性成果数量,认真总结凝练,形成各项目鲜明的建设特色。
  (优质校创建办公室)